疫情無情人有情,使命擔當顯真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隊伍主動作為、齊心戰“疫”,用自己的初心與承諾搭建起一座座的橋梁,為守護學生身心健康、保障學生正常學習、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著力量。
隨時備戰,學生工作不松懈
2020年的寒假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尋常的,對于學校輔導員來說更是如此。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輔導員主動擔當,始終堅守在學生工作一線,每天24小時在線時刻準備著,為學生和家長送去最及時的關心。
輔導員李高陸有一名學生因寒假打工滯留武漢無法回家,他第一時間聯系學生及家長,關心其在武漢的食宿,了解其生活上的困難,及時在心理上疏導學生的緊張情緒并提供經濟上的幫助,直到一切安排妥當才安心。李高陸所帶的6個班級中有3個畢業班,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們無法返校也無法出門求職,他便一個個電話了解學生的畢業設計完成情況、就業意向,給他們推送網絡招聘信息,在學生家長群呼吁一起想辦法。
在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同時,他還積極做好扶貧工作。2019年12月,李高陸積極響應學校扶貧工作號召,成為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觀音寺村扶貧工作隊一員。疫情爆發后,他牽掛著對口聯系的貧困戶,一邊在家中時刻關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相關信息,一邊聯系關注的貧困包保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時關心并傳達、解讀疫情期間的政策,積極響應扶貧工作。他說,“雖然很忙碌,但是很充實也很踏實。這些事都是我的本職工作,學院的每位老師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輔導員楊琪在得知自己的學生因前期照顧確診新冠肺炎的母親也被感染后,一邊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一邊安撫家長情緒,每天與學生聯系,堅定學生的抗疫信心。他還聯系該生班上同學,一起為該名同學捐款奉獻愛心?紤]到疫情會對所帶的3個畢業班學生的就業產生影響,他及時幫助學生修改簡歷、提供求職面試技巧,并且根據就業意向對學生進行了分組,有針對性地發布招聘信息,幫助他們緩解因疫情造成的就業壓力。
學院團委書記余安安積極做好疫情時期的班級管理。她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力量,對學生實行網格化層級管理,每天都要關心每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習情況。她說,每天看到學生班級群里一個不少地簽到上課才會安心。她還帶領學院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制作了電信學子抗“疫”宣傳片、“云合唱”視頻,在朋友圈進行運動“云”打卡等活動,用正能量帶領全院青年學子積極抗“疫”。
輔導員張泰積極探索網絡思政教育,將自己的工作梳理為跟進、引導、督促三步:跟進湖北重點疫區學生動態、引導學生科學防范、督促學生做好學習規劃。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他向全院學生黨員發出倡議,呼吁大家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學院有14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與到防疫一線,他自己也成為了社區志愿者。
同心共進,多措并舉促教學
響應教育部、學校“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工作要求,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全體教師不忘教書育人使命,同心共進,克服困難,積極準備線上教學工作。為適應線上教學的新方式,往往需要花費比平時線下教學多出幾倍的時間,教師們不斷摸索適合的教學方法,精心講好每一堂課、用心批改每一份作業,為同學們提供有效的居家學習方式,以實際行動投入戰“疫”,詮釋為人師者的責任和擔當。
電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的易凡老師年近70歲,為了讓學生的學習不落后,不太熟悉線上教學的他努力學習各種教學軟件,有不懂的地方便主動向年輕教師請教。擔心學生在網上學習不方便,他在課前一個個嘗試摸索學習通、MOOC、QQ直播等軟件,最后確定使用QQ直播進行授課,通過分享屏幕的方式進行教學,并根據教學內容開展線上討論。
高曉丹、魏純兩位老師教同一門課,她們便在學習通軟件上建立了課程組,互相討論利用有限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提高授課效率。方浩老師平時上課時就經常使用各種新的教學平臺和教學工具軟件,很擅長運用網絡平臺處理教學事務,此次線上授課使用了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和騰訊會議等平臺軟件,還做了詳細的課程說明,錄制了許多教學小視頻,幫助學生掌握線上課程學習方法。
通信工程教研室的教師們采取了提前將教學PPT和電子教材等學習資料發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提前向學生說明學習的重點難點。同學們在課前通過觀看老師錄制的視頻做好預習工作,在課上再通過QQ直播在線提問。教師在課上再對重難點部分及學生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再次講解,做到有的放矢,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后,教師們不斷總結、反思和交流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研室教師張冬梅是三個孩子的媽媽,白天要輔導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完成線上學習,照顧還在哺乳期的雙胞胎,晚上還要繼續投入工作,精心準備線上課程的學習資料、寫教案,有時忙到凌晨三四點才能休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她精心準備線上課堂互動環節,常在班級QQ群中發布PPT、教學視頻、圖片、語音等資料,以多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做到一個學生也不落下,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魏婉華、魏文燕、余華老師盡心盡力備好每節課,因身在老家、網絡條件受限,只能開通手機網絡熱點進行直播授課。開學至今,每月用于線上授課的手機流量費用超過千元。
周勤老師在得知班上的學生因家里沒有安裝寬帶、上課需消耗手機流量而感到煩惱后,在嚴格要求學生上好課的同時,自己掏錢為2個班級的60名學生每人提供了100元網課專項經費。
齊心抗疫,競賽實訓兩不誤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研室的潘愛民、徐舒2位老師是藍橋杯競賽團隊的指導老師,1月5日-13日,為備戰第11屆藍橋杯大賽的學員開展了針對性的賽前訓練。但原定于開學返校后再次集中培訓的計劃卻因疫情影響而中止,兩位老師便想辦法,在家中為同學們準備線上競賽培訓課程。
潘愛民老師因老家地處偏遠、上網十分不便,為更好地完成網上授課,他專門申請了電信寬帶業務,從寬帶網絡節點拉近1000米網線到達自己家中,租借電腦進行備課。在專業課程教學任務之外,他與徐舒老師通過QQ直播平臺為學生詳細講授競賽課程,講解藍橋杯比賽題目,針對藍橋杯競賽總結賽事準備事項,為參賽學生做好競賽準備。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研室劉江海老師本學期的課程任務較多,但他始終認真組織每一次教學活動,在“主播”“導師”“監督員”等多種角色中轉換,并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考核方案。在接到《電子應用技術綜合訓練》實訓課程任務后,他立刻線上組織楊沛、魏婉華、李朝軍、黃同男、潘愛民等老師進行研討,并最終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教學方案。課上,學生們認真觀看教學視頻、完成實訓作業,教學效果未受太大影響,學生成績大部分均在80分以上。
楊沛老師2019年剛剛入職,為了滿足學生實訓學習需求,每天積極在線上與學生討論電路和參數設置問題,結合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與學生開展互動討論,帶領學生完成了多項學習任務。(文字 余安安)
技術支持:荊楚網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文化大道301號 郵政編碼:430212
武漢東湖學院:Wuhan Donghu University 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16581-1號
鄂公網安備:42011502000398號